第 25 期   2018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研習營海報

編按:
  海報圖檔及文中活動照片,皆由中研院近史所提供,特此致謝。

 

2018年「海關與近代東亞」研習營心得

李聿康(臺大歷史系碩士生)

2018年8月13日至17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海關與近代東亞」研習營,旨在開發海關史料在不同領域中的潛力,並開展與東亞史及全球史的對話。11位受邀擔任講師的歷史學者,除了專研海關史,也有專長於傳播史、環境史、醫療史等學科。學員來自中國、臺灣、日本、美國、韓國等地,包含經濟、資訊、語言等不同科系的研究生,背景相當多元。同時,為了促進學員進行跨學科的交流,研習營安排成兩個部分,白天由2到3名學者發表專題講演,14、15、16日三天晚上由學員分組報告、評論各自的研究計畫。筆者很榮幸有機會參與這次活動,本文為研習心得。

第一場演講,由濱下武志教授(以下省略敬稱)主講〈作為近代史的平臺──海關史料的多元運用〉,他認為海關史料包含晚清、民國史的多元面向,可說是針對近代中國史的「總體描述」,不僅可用於研究海關史,亦可能成為近代史不同領域間相互交流的平台。舉例來說,除了海關貿易統計、貿易報告,在醫療史方面,海關有定期發行的《海關醫報》(Medical Reports);環境史研究則可利用海關留存的水文紀錄、氣象調查資料;在教育史、文化交流史,海關同文館留存的翻譯書籍、漢語教材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其他還有總稅務司的日記、通令、信件以及海關官員的私人紀錄等,在此不一一列舉。許多海關史料定期且連續記錄的特點,也使研究者得以透過這些史料對中國近代史進行長期且完整的觀察。

濱下武志在上述基礎進一步指出,藉由運用海關史料,近代史研究有機會打破專業領域分立,建立「研究循環」(意指跨領域研究的連結、互動與回應)。海關史料的多元特性,提供給不同專業研究者對話的空間,譬如海關貿易報告中,往往不只提供貿易相關史料,海關稅務司經常會在報告中附加地方社會、政治、氣候等各類訊息。研究者便於討論不同歷史因素間相互影響的關係。濱下認為,經濟史、政治史等研究面向是後世研究者的區分,歷史應當是在不同因素間互動、混合的情形下,以總體面貌發展,而運用海關史料有機會對這個「總體」進行新的觀察。

▲濱下武志教授

濱下提出另一個「研究循環」,則是在全球史的視野下,如何觀察地方與不同空間範疇的互動。海關史料儘管多由在中國的外國人記錄,但他們觀察的大部分是口岸與其腹地的情形,換言之,是由外國人視角記錄的中國地方性史料。這些海關史料一方面可與中國記錄的地方史料對照,另一方面,海關所在的口岸,透過貿易、人口流動而與世界其他地方、國家乃至全球產生關連,海關史料即可用於觀察不同空間範疇的相互影響。此外,不只清朝有洋員海關,當時的朝鮮、日本也有類似的海關制度,東亞海關間實有比較研究的空間。總的來說,濱下武志認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不同空間範疇的互動已不再是以全球、地域、國家、地方垂直向下,而是交互影響。

在接下來的專題演講中,也都展示出海關史料的多元特性。范毅軍、陳計堯、劉素芬討論海關貿易報告的史料基本特性,以及他們運用貿易報告的研究方法。范毅軍以〈近代海關貿易資料與傳統明清經濟研究〉為題,從歷史地理的角度討論海關與其腹地的關係、海關與常關的比較,以及中國跨區域貿易的歷史。他指出,不同海關的貿易報告各有獨特性,尤其是在1880年代制式化之前,海關貿易報告形式自由,更能反映稅務司的關注重點及地方特色。陳計堯主講〈簡論南臺灣清帝國海關資料〉,具體討論不同海關復刻資料的版本學問題,並提醒學員注意這些復刻資料各有缺漏,使用時必須互相參照以避免遺漏。劉素芬則以〈海關資料與檔案的運用舉隅〉為題,分享自己的研究歷程,討論如何利用不同性質的材料與海關史料相互對照,得出新的觀點。例如她討論中韓米糧貿易,運用〈駐韓使館保存檔案〉、日本外務省外交文書以及清韓兩國的海關檔案作比較。

在海關史料的多元發展方面,陳國棟發表〈中國近代海關與臺灣燈塔〉,藉由海關在臺建立燈塔的爭端,討論19世紀東亞航線的建立過程,兼論圍繞著燈塔的領土爭端。張哲嘉以〈《海關醫報》中的疾病、醫療與社會〉為題,探討《海關醫報》與海關醫官對東亞疾病、社會的紀錄以及他們對熱帶醫學建立的影響。朱瑪瓏則主講〈英文媒體與海關〉,以19世紀口岸報紙為核心,討論東亞的英文訊息如何形成港際情報體制,海關如何與該情報體制密切互動。

 4▲劉翠溶教授

此外,多位學者以近代東亞或其他切入點,向學員分享有趣的研究經驗。例如劉翠溶的演講〈環境變遷與文化──臺灣的食物消費〉,以臺灣的環境史為主題,提供環境史取徑的發展方向。林滿紅以〈逐漸浮現的太平洋〉為主題,強調從太平洋的研究框架回顧臺灣歷史的研究意義。鄭維中主講〈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中數字與非數字資料:海圖、貿易與遊記〉,介紹17到19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東南亞發展的過程。連玲玲則講授〈研究計畫的要領與寫作〉。

筆者認為相當有趣的是,不同講者經常會以相當歧異的觀點詮釋類似性質的材料,顯示同性質的海關史料內容具有之多樣性。例如,劉素芬與范毅軍研究海關,使用一個口岸的貿易報告,但是由於不同口岸及其腹地的性質殊異,加以採用的研究方法殊異,導致得出的結果大相逕庭。另外則是海關史料關聯的群體相當複雜,筆者認為張哲嘉與朱瑪瓏對《海關醫報》的不同判讀,相當有意思。張哲嘉認為,《海關醫報》的特色之一是作為熱帶醫學前沿研究的發表園地;醫報上的研究如何對各殖民地、口岸外國社群的生活產生影響、研究背後的預設、醫官與中醫或中國病人的互動、以及他們對醫學史本身的影響,都是有趣的課題。而朱瑪瓏則將其置於赫德(Sir Robert Hart, 1835-1911)與中國口岸外國社群的長期媒體攻防戰脈絡,指出《海關醫報》具有媒體公關的特色,用於改善赫德與外國社群間的關係。這些不同觀察恰可回應濱下武志前述見解:海關史料足以作為近代史的多元對話平台。

另一個饒富興味的對話是近代東亞、東南亞的貿易空間變動。林滿紅提到,在16世紀之前,琉球王國曾作為東亞、東南亞貿易空間中的轉運站而活躍,這個地位在隆慶開海(1567)之後沒落;臺灣則在19世紀之後,逐漸被美國、日本等太平洋國家視為新的貿易轉運站。鄭維中則論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經營模式,本以參與亞洲內部的區間貿易為主,廣州、長崎和巴達維亞是這個區間中3個重要的貿易港口;但到18世紀後期,歐亞間的直接貿易佔了上風。這兩位講者談到的轉變都可能與19世紀東亞開放許多條約港有關係,而廣設在條約港的海關可以作為觀察這個改變的視角。

研究生的報告主題則涵蓋資料庫建置、漁業、海關用語、移民、清韓外交、貿易和郵政等。除了針對海關史料作許多嶄新嘗試,也有研究生試圖以不同史料與海關史料對話。譬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陳令杰討論一次大戰時期的中國郵政與歐洲間的通信與郵件檢查,他指出海關與中國郵政在1911年之後分離,但在民國政府之下形成一個類似海關的獨立洋員體系。清華大學的黃彥倫則關注19世紀西方醫學如何形塑中國人的疼痛形象論述,海關醫官可能因親自接觸中國病人,在疼痛論述中扮演非常特殊的角色。這些研究計畫不一定與海關史料直接相關,但都豐富了這次研習營的討論。

5

▲連玲玲教授(中立者)講授〈研究計畫的要領與寫作〉

新資料的公布也是這次研習營的重要環節。近史所表示,已製作海關資料的整合資料庫。該資料庫曾讓研習營學員初步試用,日後有可能正式公布。此外,與會學者及學員不吝分享他們所知的新資料。例如,陳國棟分享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建置的免費資料庫「中國歷史照片」(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https://www.hpcbristol.net/),其中收有不少海關官員拍攝的照片,供學員探索。

總體而言,這次的研習營,學員討論的時間雖然稍有不足,但與會者得以深入了解海關史料的性質,更精彩的是講師、學員們不同觀點間的切磋。新資料庫的展示也讓人期待未來海關史料的探索空間。

3
▲研習營師生合影(2018年8月17日攝於近史所檔案館會議室)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