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期   2018 年 4 月出刊   
 
banner
 
2

編按:
  本系自87學年度開始實施教師講論會制度,於學期間由本系教師輪流發表專題報告,每學期約舉辦三次,藉以推動本系教學、研究及討論之風氣。106學年度由劉巧楣副教授擔任主持人,各場演講摘要節錄如後。

 甘懷真教授本文發表於106年12月28日。

 

隋煬帝朝征流求事件考

甘懷真(臺大歷史系教授) 

西元607年至610年間,隋煬帝朝廷數次探索並征服流求。關於此事件的記載是出自《隋書》。成書於第7世紀前期的《隋書》,是現存第一次記錄流求的史料。流求何在,如眾所周知,頗有爭議,但肯定在本文所說的東海群島,即臺灣(含周邊海域列島)與琉球群島。因此《隋書》的流求記載是目前我們能夠知道東海群島的歷史、文化的最早期文字史料,十分珍貴。中國正史中的外夷傳基本上是信史,即作者不會蓄意造假,但其立場、觀點與知識程度則是要經過史家的批判,更有記錄與傳抄上的錯誤,須經史家指正,這也是史學研究的功用。本文關注《隋書.流求傳》所載隋煬帝朝廷征流求事件,並藉此探討隋朝在新帝國建立之後的東夷政策。

作為四夷國之一的流求,肯定是本文所說的東海群島,也無疑包括臺灣。其北界是倭地,其南界則難以斷定,是否包括菲律賓部分之地,可以再商榷。又如前所述,流求作為一個廣域的地名及其概念並非在地,而是來自於隋帝國的命名與定義。雖然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第7世紀之隋朝官方如何認識東海群島,但可以推論東海群島是由港市所組成,而港市是在海島之上。從地理知識而言,這種海島的地理認識是錯的,一些港市其實是在大島之上,即臺灣。隋朝所說的流求應包括臺灣,但不能說隋朝稱臺灣為流求。臺灣為流求不能成立的原因,是隋朝根本不知道有一個大島名為臺灣,且流求之稱來自於隋朝泛稱東海群島,而「國」之稱是認為東海群島有一政治組織。我們要注意,這是一種四夷想像。

610年的隋朝征流求事件本身,牽涉極廣,且參加者各懷目的,這個事件也正是這些各自盤算自己利益的團體所聯合發動的。隋煬帝代表中國朝廷,目的是帝國的利益,展示隋作為天下政權,尤其是與新的土地、人民建立政治關係;所掠奪的域外資源,除作為皇家自己的享受外,也作為賞賜官員之用。而且,對於隋朝而言,最要籠絡的是嶺南的勢力。流求征服可以視為隋朝與嶺南勢力的聯合。隋朝若無嶺南勢力的支持,無法成立海軍,航行大海,而海南集團若無帝國的資金與人力,也不可能發動這場戰爭。嶺南集團又可分為幾個次團體。朱寬代表舊南朝系的官員,也代表他們對於南海經濟利益的追求。何蠻則代表以廣州為核心的嶺南地區的海事人員,他們想探勘海上的新天地,當然不排除奪取那裏的經濟資源。這些嶺南的海事人員也通過社會經濟的網絡連結嶺南域外的海南地區的海事人員。這些海事人員擁有先進的技術,可以駕馭當時最大與最先進的崑崙舶,他們被稱為崑崙(人)。參與這次流求征服的崑崙人,主要來自中南半島的林邑,其目的當是經濟冒險與商業。

本文所論,隋的流求作為一個地域概念,即四夷之一國,顯然是泛指琉球群島與臺灣。若根據出海與返航的港口位在廣東,則朱寬與陳稜登陸地在臺灣的可能性大於琉球(沖繩)。《隋書》中所見的流求人是一類馬來人,與林邑之占人最接近。我們推測這是在馬來人大遷徙過程中,一批人到了越南中部,另一批人到了臺灣。其後越南中部的林邑國在第四世紀以後成為印度化國家。我們在《隋書》中卻看不到流求作為印度化國家的跡象,可見當時的臺灣是在印度化的化外之地。歷史無法推論沒有發生的事,但我們還是可以認為,若沒有這次的隋煬帝朝征流求事件,印度化還是會從林邑傳來,臺灣也有可能印度化。隋朝在征流求後,就放棄了與流求建立官式關係。但從《隋書.東夷傳》中如此詳細描述流求的地理與風俗,當時距隋征流求後才30年,可知隋、唐的官方與民間在事件後開始大量與流求交通。隋征流求事件震撼了中國東南沿海,其後以閩、粵人為主開始移入此地。這波的移民很大程度地阻擋了臺灣的印度化。其後福建成為與流求交通的主要地域,泉州、福州成為對流求的主要港口,由於航線的便利,此流求也更北移到今天的琉球群島。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